有些米不是誰都能吃,一張圖簡單看懂4種米優缺點! 有些米不是誰都能吃,一張圖簡單看懂4種米優缺點!
米飯是家家戶戶不可或缺的主食,米分成了許多種,像是白米、糙米、紫米等等。你知道這些米的差異、優缺點嗎?以下就來簡單介紹4種米的特性、優點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吧!
糙米、胚芽米、白米 哪種米煮熟後的熱量高?
你吃的大米80%的營養都已經失去了,因為少了胚芽
白米幾乎是家戶餐桌上的主食,但你知道它的營養素幾乎只剩下澱粉嗎?
我們平時吃的白米80%的營養已經不在了,是不是覺得不敢相信?
這是真的,因為我們吃的白米缺少了最重要的一個部位,胚芽!不相信的話你可以拿你吃的白米做個試驗,試一下能不能發芽?
一碗白米飯相當於一碗糖,那麼胚芽米呢?
吃飯能治病,這句話聽起來很玄,其實也是有一定的道理。因為人體細胞更新,組織再生等新陳代謝過程都必須有七大營養物質的參與,而這七大營養物質都來自食物。不吃飯肯定會餓死,吃飯肯定就能健康嗎?答案是否定的。 繼續閱讀 一碗白米飯相當於一碗糖,那麼胚芽米呢?
經常吃胚芽米的好處
大家平時都只吃精白米嗎?為什麼要推崇吃胚芽米?
大家平時都只吃精白米嗎?有吃胚芽米嗎?胚芽米可是一種非常好的大米哦!可是一定要吃的!小編給大家告訴大家為什麼一定要吃胚芽米。
胚芽米是保留米的胚芽部分,其他部分則與白米完全相同的一種米。其實米最重要的中心部分為胚芽。顧名思義,所謂的「芽」,乃是生出新的生命的部分。是真正的「活大米」。
糙米、胚芽米、白米 哪種米煮熟後的熱量高?
飲食西化,吃米飯的人變少了,但米飯卻是人體的重要營養熱量來源。「4顆元宵等於1碗飯熱量」,米飯常被拿來作為熱量比較的基礎;而「飯桶」則被當做肥胖的同義詞,「吃飯會變胖」的觀念讓很多女性卻步。今天,我們要為米飯平反,教你怎麼吃,讓熱量均衡,營養加倍。
老一輩的人習慣吃米飯,特別是在傳統農村,大家覺得有吃飯才有力氣下田工作。但當飲食愈趨多樣化後,米飯不再是民眾三餐的必要選項。不過,米飯的營養價值豐富,只要吃得對,不僅不會發胖,還能營養加倍。
50歲後想凍齡防失智嗎?
重點在一個——-超簡單動作
每日平均步數增加,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與認知衰退風險。

近年健康手環成為流行配件,但手環顯示的數據這麼多,到底怎樣算健康?陽明大學、台北榮總、國家衛生研究院、富邦人壽合作,長期紀錄台灣50歲以上樂齡族真實的生活狀態,建構出台灣第一個高齡健康風險評估模組,希望根據穿戴式裝置數據,就能做出精準的健康風險預測。
繼續閱讀 50歲後想凍齡防失智嗎?夏吃嫩薑 助消暑、排濕、瘦身-實用6招告別炎夏

面對黏膩濕熱的酷暑,如何保持清爽舒適?
受暖化效應影響,全球氣候變幻無常─夏天愈來愈熱、冬天卻愈來愈冷;加上台灣地處海島,每到夏季得遭受高溫和高濕的雙重夾擊,使人常感黏膩煩躁,渾身不自在。
最快的解決方法不外乎躲進冷氣房,再猛灌冷飲、啃冰棒圖個涼快,雖然可以立即將悶熱壓下去,但從中醫觀點來看,反而使得熱氣不易發散,滯留於臟腑之間,甚至必須消耗身體本身的元氣以因應突如其來的寒冷,不利養生。
繼續閱讀 夏吃嫩薑 助消暑、排濕、瘦身-實用6招告別炎夏